Y.Bomal et.al.,吴秀兰 译,曾泽新 校.混炼程序对白炭黑补强的农业轮胎胎面性能的影响[J].轮胎工业,1994,(5):23-33 |
 二维码(扫一下试试看!) |
混炼程序对白炭黑补强的农业轮胎胎面性能的影响 |
|
|
DOI: |
中文关键词: 农业轮胎 抗切割性能 抗块状撕裂性能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 |
中图分类号: |
|
摘要点击次数: 949 |
全文下载次数: 665 |
中文摘要: |
对农业轮胎胎面性能的要求是:良好的抗切割和抗块状撕裂性能,低磨耗和低生热。为评价抗块状撕裂性,我们在实验室进行了一种新的试验,用高比表面积白炭黑(>200 m2·g-1)代替部分炭黑并优化四硫化硅烷偶联剂、硬脂酸和促进剂用量,可获得最好的抗直角撕裂(20 ℃和80 ℃)性能,良好的抗块状撕裂性能,合理的磨耗量及低生热。
尽管如此,我们在中试中采用二段混炼时,胶料却格外硬,难于加工挤出,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改进了混炼程序并观察这些改进对胶料主要性能的影响。降低天然橡胶的粘度(塑炼和/或塑解)会降低抗直角撕裂和抗块状撕裂性能而提高耐磨耗性。采用三段混炼可提高抗块状撕裂性能,面对其它性能无不良影响,硅烷必须与沉淀法白炭黑一起加入。炭黑在第二段单独加入以调节粘度。在第二段加入氧化锌会降低农业轮胎胎面性能。
我们的研究得到了一个大量填充炭黑和高比表面积沉淀法白炭黑的农业轮胎胎面胶料的优化的混炼程序。
|
英文摘要: |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